[简办婚丧嫁娶、推进移风易俗]“移风易俗,节俭操办婚丧嫁娶陈规陋习”
对于问题的答案,有人调侃:“酒店婚宴那么多,我差点吃错了”;有的人很无奈:“一个月工资都成红包了”。
近日,在广东茂名高州的一场婚宴上,宾客们纷纷发来带着祝福的红包。
其实结婚带礼物是对新人的祝福,也是一种心意的表达。然而在现实中,这种习俗慢慢“陈腐”了。
“礼”的多少,成了衡量感情深浅的砝码;酌情,有所谓的“标准”;甚至,送礼成了一种攀比。
这样一来,无疑会增加很多人的负担,“人情往来”将不再简单。
但这种做法,在高州,并不是新闻。
据介绍,当地风俗自古有之,不仅是婚宴乔迁宴满月酒等场合。近年来,一些新婚夫妇甚至省去了办婚宴时撕红包的习惯。
“整个婚礼是一种简约经济的形式,倡导零彩礼低彩礼,这恰好符合我们文明的婚姻价值观和节俭办婚礼的婚庆消费新理念。”新人乔宇说。
“我和张萌没有彩礼,我们的父母非常支持我们。在我们看来,金钱不是衡量我们幸福的标准,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人白云说。
透过这对新人的话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他们“不为彩礼所累”观念的改变,以及他们“拥抱文明婚俗”的努力。
这不仅是新人的婚礼新趋势,也是设立新婚礼仪式的新趋势。近年来,单县还探索推出多项措施:开展“遏制天价彩礼,推广新式婚礼”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奖励鼓励零彩礼低彩礼家庭,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婚礼礼堂”“义务红娘”等模式,扎实开展新式婚礼志愿服务.
习俗不是一天形成的;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
更何况移风易俗,移风易俗,震撼人心。
然而,正确和有益的事情必须去做并坚持下去。
今年山东11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在乡村倡导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的实施方案》。
用三年时间,全省移风易俗管理体制和机制基本健全,农村婚丧嫁娶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新婚丧事从简节俭养德文明干事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农民人情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反对浪费讲文明”成为群众共识和行为习惯,农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移风易俗,文明操办婚丧嫁娶,喜事新办,丧事从简,反对排场攀比,反对大手大脚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
“传承农村文脉,维护农村的好习俗,抵制坏习俗和婚姻,与人比较感情,做大事等。”
“提倡移风易俗,节俭操办婚丧嫁娶,摒弃陈规陋习”
向陈规陋习说“不”,让新的文明进入“内心”。
相信随着移风易俗的不断推进,“随多少礼”不再是问题;“你想要多少礼物”才是真正的意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