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学生在三四公里的山路上上学,吃午饭不方便。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学校里的饭菜越来越好,学生们长高了,身体强壮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马建乡大坪小学校长李鸣高兴地说。
——营养膳食补助标准提高,供餐质量提高。
萝卜丝炒冬瓜炒花菜肉末粉汤苹果牛奶……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一小学的留言板上,每日营养午餐的食谱一目了然。 五年级四班的陈曦很喜欢学校的午饭,“学校的午饭营养丰富,非常好吃! ”。 据悉,贵州省于2021年启动营养改善计划“提质行动”,提高食谱科学水平,提高供餐质量标准,让学生不仅能吃饱,还能吃营养科学。
为进一步改善就餐门槛,提高学校食堂供餐率,中央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食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试点地区食堂建设。 同时,统筹引导各地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加大食堂建设力度。 截至2021年底,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地区,学校供餐学校占76%,其中国家试点县学校供餐率接近90%。
——工作机制健全建立,食品和资金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中小学食堂综合管理平台”对学校食堂的信息化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教体局学校配送企业三方平台,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对供货企业资质食品采购入库食品安全财务管理等环节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 目前,云南各地正在探索建立全程监管信息系统,引进电子秤人脸识别设备农残检测仪等,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一步规范营养改善计划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教育部指导和督促试点地区以保障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为重点,建立供餐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大宗食材和原材料集中统一采购制度配送制度供餐制度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组织专项监督专项整治绩效考核。 此外,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培养师生的科学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 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和监测培训,开发电子营养师系统等,有效提高基层人员营养配餐能力。
——学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中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丹江中学食堂的自助餐开始吃饭,学生们有序地排队上菜。 该校教师表示,学校的营养膳食自采用自助膳食模式以来,菜品种类更加丰富,在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同时,增加了营养摄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据了解,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在有效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辍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保障了营养缺乏的受教育权和效果。 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各地还采取就近采购食材建立生产配送点等方式,推动学校农产品需求与农村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并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发表评论